山东管理学院会计学院最早追溯到1997年由劳动经济教研室更改的经济系,2004年设立会计系,2010年更名为会计学院。现开设会计学、审计学、财务管理、资产评估四个本科专业,拥有山东省教育厅立项的“企业数字化转型与智慧管理”新文科实验室,山东省教育厅等5部门立项的省级智慧财经现代产业学院,“组织治理与审计协同创新”和“人本财务管理研究所”两个校级科研机构,以及“管理会计与价值创造”“财务合规与绩效管理”两个科研团队;拥有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数据治理与智能分析山东省工程研究中心,拥有独立知识产权的“数智财税金审一体化”科产教融合服务平台。学院现有在校生2262人,拥有一支综合素质高、专业能力强、专兼结合、双师素质与能力兼备、年龄结构合理的教师队伍,副高及以上教师占比31.25%;硕士研究生以上学位占比100%,其中拥有博士学位和在读博士生占比30.77%;“双师双能型”教师占比52.54%。拥有国家社科基金评议专家、全国普通本科教育教学评估专家等13人,硕士生导师7人,已培养全日制硕士毕业生3名。
学院坚持高质量办学,有财务管理和审计学2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个,近四年财务管理专业均被第三方机构评为全国应用型高校6★排第1,近两年审计学专业均被第三方机构评为6★排第1,财务管理、审计学进入中国软科大学专业排名B+类,审计被列为学校优化并重点建设的学科。以审计学专业为核心、财务管理专业为重要支撑的专业群获批山东省高水平应用型专业群,已建成数智财务管理微专业并首批入库教育部“双千”计划,会计专业为省级特色专业,资产评估专业为校级特色专业,审计学专业获得澳洲会计师公会学位课程认证,《审计学原理》获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会计学》《中级财务会计1》《基于区块链技术的加密货币交易结算虚拟仿真实验》《高级财务管理》获批山东省一流本科课程,《中级财务管理》为校级一流课程;学院另有省级在线开放课程10门,省级精品课程 10门,校级精品课程16门,其中《成本与管理会计》被智慧树运营平台评为精品课程;已建成AI课程4门,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40项。教师获得山东省高校教学创新比赛一等奖1项、三等奖2项,青年教师执教能力大赛二等奖1项、三等奖1项、优秀奖1项。近五年会计学院教师承担国家社科基金项目2项,省部级、厅级科研项目32项,申请专利、软著11项,横向项目近30项,科研到账经费近1000余万元;出版学术专著、教材十余部,在国内外重要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百余篇,获省部级、厅级以上科研奖励13项,其中省社科优秀成果三等奖1项。
学生近三年获省部级及以上奖项300余项,大创训练项目省部级及以上22项,2024年第十四届“挑战杯”山东省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中斩获金奖,2025年在第十九届“挑战杯”山东省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中获得山东省一等奖,在2025年大学生服务外包大赛北部赛区竞赛中获得一等奖。优秀学生考研进入上海财经大学会计学专业学术类研究生第一名并获硕博连读资格,有毕业生进入国际四大之一毕马威会计师事务所(北京总部)就业,有多名毕业生在国内八大会计师事务所就业。
学院连续多年被学校评为先进集体、先进党支部,2011年被山东省高校工委授予先进基层党组织称号,2012年被山东省高校工委授予三八红旗集体称号,2012年和2015年均被山东省高校工委评为“全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先进集体”,2017年会计学院教师团队被评为山东省黄大年式教师团队,2022年被学校评为先进单位,2024年被学校党委评为先进党总支。
学院秉承“明德弘毅、博学笃行”校训和“诚实守信、精益求精”院训,坚持“学生中心、产出导向、持续改进”办学理念,创新融入“大智移云物区”新技术,以“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理想信念坚定、劳动情怀深厚、专业知识扎实、实践能力突出”为主要特征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为培养目标,构建“工匠精神养成嵌入实践教学的五段渐进”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培养了近万名优秀毕业生。